课程教学改革论文【多篇】

才干社 人气:6.73K

课程教学改革论文【多篇】

教改论文 篇一

1987年我市参加了省教育学院中教部物理教研室组织的初中物理教与学综合改革实验,近十年来走过了一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深化的改革之路。这项实验是1989年哈尔滨市教委评定推广的十七项科研成果之一。1991年又被省教委评为教育成果一等奖,并确定为八五的重点课题。这项实验成果现已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教与学综合教改实验。

一、实验目标

“教与学综合教改实验”的总目标是:让全体同学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下分两个目标系统。其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目标系统,由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意目标和德育目标组成。其二是教法与学法同步发展的目标系统,其核心是寻求最近发展区,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成功机会,以教法的转变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形成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原则

1.综合同步发展原则:教师的教学过程必须在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同步展开,既要重视知识结构、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并且使这两者的发展同步。

2.循序渐进动态变化原则: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素质不断提高的规律,设计动态的教学过程,以引导学生素质朝着预定目标变化。

3.学生参与与成功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宽松的情境,提供全体学生参与的气氛,给中、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4.反馈调节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获得自我反馈的技能,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反馈信息,同时进行自我调整的习惯。

5.时效原则: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必须以45分钟课堂时间为基准。当堂作业,当堂完成,从少留课外作业,到不留课外作业,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负担。

三、教改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实验阶段1.预实验阶段:1987年7月到1988年8月,在这一年里组织各区、县(市)教研员和实验教师学习理论,考查和借鉴国内外各种教法的长处,设计了教与学综合教改实验”的框架,边学习边研究,初步形成了进行教改的骨干队伍。2.探索前进阶段:1988年9月到1990年9月,进行各种专题研究,边探索边完善。探索的问题有如何掌握学生各种素质的最近发展区;学习准备的内容、形式和程度的把握;参与的形式和质量;如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等等。

第二阶段:探索提高、推广阶段1990年到1992年,对前3年的实验进行了全面总结,以实验点为基地,逐渐推广。要求在哈市的八区五县中,区区县县有实验点,这样就由原来的五个实验点发展到二十多个实验点,有的实验点从实验的有效作法中抽取大多数教师能操作的作法,推广到其它学科和班主任工作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改类论文 篇二

[关键词]课程;基础理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国务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入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入课改实践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二、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1.文化的整合与分类

达尔文曾这样定义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文化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在人脑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理论显现,凝聚于事物之中,又游离于事物之外。课改研究中我按属性整合文化事实,获得如下三项文化类别系统,这是人们至今尚未涉及探索的新领域。

一是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指被人类相对普遍认可的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论表现或代表,通用于相对的人群范围,文本化储存。标志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是科学技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如人类社会的基准主流思想(民主、科学等)、基础通用知识(1+2=3、勾股定理等)、基本生存技能(织布、造纸等)等科学文化。

二是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指自然(或社会性群体)中的人对事物特征和规律的实际掌握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独特展现或展示,是学习主体修炼生成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个个可能的历史。起初展现出的是个性化,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某一个体、社会团体、某一地方乡土风俗或思想文化。随着多样性主体文化的横向传播,如果被更多的人普遍认可、通用,就成为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

三是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在人类学习进化成长中,指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或人脑原初发现构建的事物特征和规律被学习主体反映、再现于意识层面,起到衔接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与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的工具作用,是教育用来训练、培养、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是学习主体自主接收体验、感受构建,生产出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文化。课程就属于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生产文化资料的社会表征是:教科书、生活事物、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即课程资源;文化生产方式的社会表征是:教学、生活实践、实验实习等综合活动操作,即课程生产。

2.课程与货币的类比

我们在课改研究中发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课程与文化”如同“货币与商品”。一是货币与课程自身都具有工具性,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物质商品流通使用,课程可以用来传承精神文明交流使用。二是货币反映出的是标准商品,课程反映出的是标准文化。三是货币的生命价值存在于购买兑换之中,货币与购买兑换同生同灭,货币的意义作用存在于商场、商店;课程的生命价值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到意识再现之中,课程与传承影响、教育学习同生同灭,课程的意义作用存在大、小课堂(受教育的场所叫课堂,社会生活是大课堂小教育,学校教育是小课堂大教学)。两者的特点和职能、目标和作用都相同,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对货币的占有,更渴望、期待和追求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占有(见图1)。

3.课程本质的科学界定

尽管对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概念及关系并无统一的界定,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是教育科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或基础概念,属教育学的范畴。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及其教学的工作行为、原则和方法等。课程论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和过程等。课程论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需要,研究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过程等教育问题和现象,探寻学生接受、发现和掌握思想、知识和技术,形成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等相关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最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课程产生的进程,课程的终端就是人的行为能力。

课程与货币一体作为流通生产的工具,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中,课程是基础动力工具,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被学习主体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所反映,识别接收、感受选择、分类记忆、联想分析、想象拓展、推理归纳、整合分类等完整的因果逻辑关系思维,走进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的本质内部,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折射出一系列心理现象及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上升再现于人脑的意识层面,建构生成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即经验课程,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表征为行为能力,起到了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工具作用。课程作为教育的生产工具、特殊的文化产品,存在于主客体两个世界之中,流转再现于主客体之间,推动着人类世界文化的传播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的本质是用事物的本质关系、特点规律来进化和发展人适应或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课程的标准是在大小课堂的教育实现,既适合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又能够达成在意识层面的再现。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改变、修炼、生产“能力”的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简单讲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生成能力的课堂标准文化进程,隶属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范畴(见图2)。

4.新旧课程的对比

对于旧课程有两种观点:把课程只当作教学内容或者学科综合的集成,或者认为课程是活动或者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新旧课程的定义加以对比。

一是创新课程的定义指出,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学习主体自主选择的工具,即生成能力与文化进程。标准文化是指学习主体对“环境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特征规律”反映或再现于意识层面的进程。生成能力是指课程工具的功能或作用,是人外显或展示出的行为及效果,是主体文化进程的终端。这是旧的课程观点中所没有体现的。

二是新旧概念的区分度。新定义明确了课程的终端是人能力的改变,旧概念则不提课程的终端和结果,功能作用不明确;新定义把课程定义为学习主体在自主区间反映、再现的动态进程,以往的旧概念都企图寻找、视课程为主客体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新定义规范了课程内涵,是学习主体对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或原发事物特征规律的反映和再现,即标准文化,旧概念把课程内涵指向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结论或学习方式。

5.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与课程职能

关于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包括课程基本组成三要素――内容、结构和进程;课程七大特性――工具性,生产性,预设性,适合性,流转性,不定性,周期性;课程周期流转的三个阶段――制造研发设计阶段,识别体验接收阶段,感受建构生成阶段。

课程工具性基本职能包括:传承引领,操作使用,传播影响,研发改进,储备储存等。

6.课程特征的整合分类

在社会文化事实中,按照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划分,可以获得五环课程类型及关系模式集合体“二界、三基、四能、五层、六面”(见图3)。从课程文化分类及关系看课改,会更加明晰其改革的着力点、策略、路径和目标。

“二界”,指按课程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世界的课程。客体世界的文本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外,客体世界中影响引领学习主体成长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基本环境,即课程资源。主体世界的课程,即学习主体的经验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中,学习体验接受、感受构建生成的主观世界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思想、知识和技能,即经验课程。

“三基”,指按课程的教育预期价值可划分为三类标准课程,包括基准思想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

“四能”,指按经验课程修炼与主体文化表征方式可分为四项能力课程。课程在学习主体身上的表征方式是行为能力或能素质,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意识、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综合等四项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实现人的生活、学习、言语和操作等四个基本能力发展,每项能力都是由相关的思想、知识、技术组成的综合体。

“五层”,指按课程流转周期阶段层次划分为五层课程。近现代北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和凯珀(Kui per)详细说明了课程从研发、理解、操作和实现等不同阶段及层面的课程流转形式。包括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文本课程(written curriculum);解释课程(interpret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executed curriculum);评价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

“六面”,指按显性的课程社会表现形式划分为六个方面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课标、教材、教案),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综合课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基础理论书籍),范例课程(电影、故事、绘画、杂技等),培训课程(专项基本技术修炼)。

三、教学基本技术的创新

按照课程定义及理论体系,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的质量,既与适合(标准)有关,又与感官(进程)有关,人体所有的感受器官都可以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传导进入大脑中枢形成反射弧。因此,人体的所有感官都能成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通道,都可以反映、再现事物的特征规律于大脑意识层面。本来课程发生是无限的、不确定的、没有次序的,也没有次数限制的,但不同的感官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是有其共性和规律的,既与次序有关(知、情、意、行),又与次数有关(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视觉接收信息的质量远远大于听觉,听觉判断方位的功能优于嗅觉等。单独感官体验,在没有其他感官参与确认或验证的条件下,课程流转回路难以形成,仅仅是一个符号储存,停留在知的层面,或很快被遗忘掉,更别说构建生产和生成使用。

凯洛夫传统的五步大教学模式文化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课程概念指导下建立的,是适应单纯的系统知识接受型教学的文化传承影响平台,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其是有效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普遍习惯的大教学基本文化技术线路模式。课程基础理论为旧五步大教学改革转型升级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引领基础。表1显示的就是在新课程基础理论引领下,陕西省商洛市的研究者建立的一整套课堂教学进程技术操作系统。

对于前面提到的新五环教学技术,有如下使用建议:一是新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般宜上新课使用;二是旧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地接受和记诵,一般宜复习课使用;三是新旧五环并轨后的学校育人模式可以避免单纯的填鸭式“听、答、练”,也可以避免单纯的放羊式“自由、合作、寻找”,而是在三基标准课程引导下,自主开放的赛马式“看、听、嗅、议、尝、做”;四是关于新五环教学技术可参见《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该著作集教育学和教学法于一体,从十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系统的课堂大教学课程基础理论体系,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利用课程基础理论和教学

基本技术解决实践问题

一是解决课堂大教学中的理论引领问题。研究者从实际的课程起源、来源、接收到生成的相互关系中,探寻课改路径、探索课程理论,使实践与理论相贯通。构建了新的课堂大教学课程理论概念体系,引领教师改革封闭、接受、被动考试式的教学文化模式,升级建立开放、发现、自主思考式的大教学文化模式;引导学生善于认识知识的内部本质,自主建构,沟通客体(一般)文化与主体(差异)文化,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链接。

高校教改论文 篇三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x.2017.03.007

Abstract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raining talent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projec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ak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education reform project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0 前言

高校教学改革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各高校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立项工作,实现了以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且成效显著。但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高校教改项目管理方式显露出各种问题。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对地方本科院校教改项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就目前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给出相应建议。

1 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施

从表1可以看出,省级教改项目相比校级教改项目而言,其在经费使用、结题率方面均大大高于校级教改项目,从2001年-2016年我校省级教改项目共立项74项,到期项目24项,结题率为91.66%,总经费拨款数额为114万元,经费利用率在95%以上。从表1来看,我校校级教改项目结题率除2004年之外,到期课题结题率均较高,经费使用率则普遍偏低,除2015年之外,所有年度经费使用率均低于50%。

1.1 过程管理方面

我校省级教改项目中期检查、开题论证工作完成度达100%,校项目开题论证完成度为14%,中期检查(或者阶段性检查)完成度30%。

1.2 项目研究规划方面

我校校级教改立项项目立项方向包括:

(1)课程教学改革,包括实验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在线开发课程等;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60%以上。

(2)人才培养改革类,包括应用型转型发展研究、产教融合模式改革、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等;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10%以上。

(3)实践、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类;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4%以上。

(4)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类;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1%以上。

(5)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开设的各类专项项目,如大工程观专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项项目、OBE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项、产教融合模式专项、课程考试改革专项、理工科课程改革专项、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改革专项。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25%以上。

1.3 研究成果方面

各类校级专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完全应用于教学工作中,研究成果使用率为100%,部分研究作为省级教改项目的培育项目,研究成果较为提出的作为各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成果后续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除校级教改专项项目以外的,其余非专项的省级、校级教改项目成果形式主要包括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软件,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等:其中论文、研究报告占总研究成果的90%以上,高质量论文(核心及以上期刊)仅占20%左右;各类专利、软件、教学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网站等,这类型的研究成果占比总研究成果的10%左右。且研究成果利用率不高,大多数项目结题以后未做后续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转化率较低。

2 地方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重上级项目建设,轻本校自身特色项目建设

从上述分析情况来看,我校校级教改项目目前共立项540项,省级74项,从立项数量方面校级教改项目大大多于省级教改项目,但是课题结题率、经费使用率方面较省级教改项目均偏低;项目研究成果质量、有效性、可操作性、转化率较省级教改项目差距甚大。这都表明我校不论在学校管理层面还是在项目负责人个人层面,对上级教改项目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本校自身校级教改项目建设。

随着”十一五”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 "质量工程"项目及教改项目作为对高校教学评估及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故各高校高度重视省级及以上质量工程以及教改项目建设,建立起了与之相匹配的校级项目作为培育对象,削弱了对本校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研究,在项目的宏观设计和统筹方面较为薄弱。如我校为本校开展的教学改革计划制定的校级教改专项项目的仅占1/4左右,这势必会影响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和提高。

2.2 重立项结题,轻过程管理

一直以来,不论是质量工程项目管理还是教改项目管,“重立项结题,轻实施过程”的现象比比皆是,项目管理部门缺失对项目的过程性管理,或虽有中期检查等相关管理制度,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对项目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去监督整改。

项目负责人缺乏与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人变更随意性大,有的不能按项目建设任务书中的建设目标完成研究任务。

2.3 重成果展现,轻成果转化及推广

目前,教改项目验收有固定的量化指标,将等研究成果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果的唯一指标,教改项目负责人及高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只重视教改项目建设能否满足验收指标,忽略了教改项目研应究依托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需要,对建设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以及推广应用极为缺失。

就我校而言,除校级专项项目以外的,其余非专项的省级、校级教改项目成果形式主要包括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软件,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等:其中论文、研究报告占总研究成果的90%以上,高质量论文(核心及以上论文)仅占20%左右;专利、软件、平台、人才培养方案,这类型的研究成果占比总研究成果的10%左右。且研究成果利用率不高,大多数在项目结题以后未做后续研究,成果转化率较低。

3 对提高地方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水平的建议

3.1 重视本校自身特色项目并积极扶持

重视校级项目的规划,从学校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着手编写立项指南,侧重项目的实践性、实用性,对真正有研究价值和对教学实践有推广价值的特色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就我校而言,笔者认为应按照学校自身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修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在项目立项比重上应做以下调整:

(1)学校根据自身教W实践中的需求以及自办学特色开设的各类专项项目属重点扶持项目,立项比例由原来的25%调整到40%以上,经费拨款根据项目研究价值而定。

(2)人才培养改革类项目属规划类项目,研究成果对学校教学改革有指向性作用,此类项目立项比例由原来的10%调整到20%。

(3)实践、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类归属于课程改革类项目,比例调整为35%。

(4)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类项目负责人来自教学管理部门,研究成果与对我校教学管理有实际意义,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5%以上。

(5)为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另设立青年教师专项(10项-20项),此项目立项不占其余校级教改项目立项比重。

3.2 加强对项目过程管理,实施合同制

各级科研项目几乎都采用了合同制度管理,教研项目因经费不多、多数属个人项目等原因缺少合同制管理机制,致使项目管理部门无法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因此,在教改项目中采用合同管理制度,可让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中期检查及验收的时候有据可依,也能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期进行项目建设。

目前,我校校级教改项目虽有中期检查管理制度,但限于各种原因,项目学校项目管理部门对省级教改项目均会进行中期检查,但并非对每批校级教改立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或阶段性检查。为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学校项目管理部门应每年固定对校级教改进行中期检查或阶段性检查,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督促项目负责人及时整改和调整研究计划,并在形成阶段性成果后拨予后期建设经费,项目结题时将中期检查整改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3.3 加强对项目建设成果鉴定和推广,构建项目后评估机制

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有论文等显性成果,也有在实际中推动教学改革,产生实际的效益的隐形成果,故需摒弃弃成果鉴定的片面化,更要注重隐形成果的价值。规范鉴定程序及方法,以完成成果的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为重要指标。此外,项目管理部门还应保证成果推广渠道畅通,设置奖励机制,对推广应用有贡献的项目负责人进行奖励。

项目负责人在教改项目在结题验收之后,则终止项目研究,项目管理部门应构建后评估机制,对已经验收1年到3年的项目建设成果进行后评估。项目后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今后的教改项目的规划和统筹,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

L芑鹣钅浚?016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高校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机制探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236号))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项目―《地方高校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机制探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Y201528)

参考文献

[1] 于中涛,肖德富。社会科学成果的推广应用与转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张和仕。教改立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4).

教改类论文 篇四

作者:林关征 单位: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财经类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财经类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合理市场定位财经类高校应以市场需求状况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合理市场定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培养人才的高层次化,即所谓的研究型、宽口径的通才。目前财经类高校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总体上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好,但实践能力弱;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强,但综合素质弱,缺乏广阔深远的发展空间,于是市场出现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较深理论功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断层,而市场所需的恰恰正是这种应用型的复合人才,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应该以此来确立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二)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财经类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既要突出国际商务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论功底,使之与高职院校学生相区别,同时又要加强国际商务实务课程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使之与综合类高校学生相区别。因此财经类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划分体系,建立起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专业实践课程要涵盖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的要求,通过专业实践课程实现以职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可以开设一些国际商务相关的考证课程。学生通过考证课程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单证员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内容,熟练掌握国际商务工作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并获得一些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例如,国际商务专业可以选择性地把外贸业务作为学习内容,使学生获得外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资格证书。(三)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为配合实践教学,财经类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应该丰富教学手段,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式教学,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教学软件、互联网等教学工具,结合实际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参与式等多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分析和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以案例教学法来说,教师课前精心选择和设计来自于实践的国际商务案例,课堂中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形成判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通过直观具体的事例强化了记忆和理解。(四)完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实训和实习是提高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财经类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运用国际商务模拟实习软件,建立起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在模拟实验课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起仿真国际商务操作平台,使学生在一个模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全面体会商务活动的完整过程。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下,学生可以分别扮演进出口商、制造商、租赁公司、供应商、银行和工商管理部门等不同角色,真切地感受国际商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实训,这种高仿真的模拟学习可以使学生高效率、系统、规范地掌握每个国际商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在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财经类高校还应该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起各种形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应该加强同外经贸企事业单位的联系,进行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可以开发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实践课程,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广东商学院利用与广交会琶州展馆毗邻的资源优势,建立起固定的广交会实习基地。在校内,广东商学院建立起部级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实验教学中心,每年都调动全校教学资源,进行相关专业毕业生的ERP实习,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五)努力培养国际商务实践指导教师财经类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必然需要高素质、具有实践经验的实践指导教师,因此,财经类高校要努力建立起既富有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师资队伍。在现有高等教育环境下,一方面,要突破原有的教师聘任方式,大量聘任企业的专家,甚至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作为实践课的兼职教师,发挥他们的实践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现有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后者显得尤其重要,财经类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重视提高教学业务素质。例如,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商务知识的培训与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鼓励教师兼职、挂职参与企业的运作与管理,以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鼓励教师报考国际商务相关的职业证书,如国际商务师、电子商务师、物流师等;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商务实践课程的研究,积极编写国际商务案例教学课程、实践课程等教材。

教改论文 篇五

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的产生,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形成的推动力,也有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形成的爆发力。因此,一开始就得到章熊、于漪、张定远、陈金明等专家的关心和支持,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个课题,抓住了语文教改的牛鼻子,既让学生能动地学习语文,在听说读写中习得语文,又在读写中创造性地获取和运用语文资源,成为有创造力的学生。经过整整两年的实验,我获得了一些深切的感受。

一、认识“读写创”教改实验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是诞生在世纪之交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的。这个历史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与高度融合。冲突的焦点是恪守传统还是建立现代化,融合的熔点是中国的人文主义与西方的科学主义的结合。这种冲突和融合,表现在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上,就有了年轻学者何清涟的《现代化的陷阱》,她在书中真诚告诫:“转轨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人文精神。没有植根于人文精神这块沃土上的人文关怀,人只会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丧失人所应具有的一切生存意蕴。”这种冲突和融合,表现在关注中国现实的当代文学上,就有了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有了“文学的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人文精神的危机”(王晓明语),“这种人文精神的丧失,在文艺创作上的最严重的表现,就是想象力的丧失”(崔宜明语)的结论。这种冲突与融合所带来的人文精神之争,也深刻地影响了语文教学,语文界对盛行一时的纯粹工具理性也开始作出反思。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多次指出:“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程红兵的《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一书的出版,更可看作是这种反思的一个标志。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构建起来的综合了科学、艺术、人文为一体的语文教学理想国。

作为背景的另一方面,是知识经济的加速登陆,“创造力”被世界空前重视。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知识经济,是靠创造力催生的,更要靠创造力去使其可持续地发展。明天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就是今天在校的学生;明天生产力的水平如何,就要看今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不得不反思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视程度,“创造”的话题在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素质教育中热了起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成了学科教学的重大问题。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正是为解决这一重大问题而问世。

世纪末中国语文教学的大讨论是“读写创”教改实验诞生的又一宏大背景。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是一个世纪难题。一百年来,语文教改的热烈讨论时有发生,但一般都在语文自身争来论去,少有痛痒。世纪末的大争论是因为语文的应试教育已经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人们思索的是语文教学与育人的关系,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层面上讨论语文必须改革的问题。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的实质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语文知识、情感丰富,视野广博、思维敏锐,语文能力、自学能力高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能够胜任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可以说既是对世纪末语文教学大讨论所作出的回答,也是求索语文教学与育人目标相统一的新路。

二、认识“读写创”教改实验的观念价值

任何教学改革实验,没有树立起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就不会有现代教育的价值。因此,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从一开始就很重视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把现代教育观念渗透到实验中去。

“以育人为根本”,就是这个课题的核心观念。对于教育界,这不是新鲜的说法,因而并不震聋发聩,但对于并没有解决好语文教学与育人的关系、见“文”不见“人”的语文教学的普遍现实而言,却是最强有力的矫正。人创造了教育,目的是为了人自身的文明和发展,人是之所以有教育的缘由。人使文字成了教育的媒介,成了传承人类理想、民族精神、科学文化的工具,若教育的结果反而是使文字独立于人类理想、民族精神、科学文化之外,使它成为无所承载的载体,那么此种教育是有悖人类的生存现实和生存理想的。语文教学,与人类的文化、文明的起源更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更具有育人的优势;作为教育的分支,语文教学不能违背育人的宗旨。“读写创”这个课题提出“以育人为根本”,既是寻求学科教学的教育学视野,也是寻求语文学习的规律,更是寻求学科优势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读写创”这个课题的实验都是据此观念来展开的,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无不以“育人”作为思考问题的起点,作为解决问题的旨归。

教学民主的观念,对于“读写创”这个课题来说,极其重要。这个课题的现代性可以说主要就体现在民主性和创新性。而民主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教学的民主,课堂便是专制者的课堂,专制是压抑创新精神的;学生若普遍具有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没有束缚感和压抑感,那么他们的课堂、他们的教师肯定是民主的。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课堂上主动、自觉学习的热情就会越高涨,创造性就会越强。因此,“读写创”课题要实践叶圣陶先生“课文无非是例子”的教学思想,达到使学生“学会自读,学会自写,学会自创”的目的,就一定要使教师们牢牢树立教学民主的观念,坚决摒弃教学中的专制主义。

大语文教育的观念,也是“读写创”教改实验的重要观念之一。要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语文情感,广博的语文视野、语文思维和高强的语文能力,没有实施大语文教育不行。“读写创”的“读”,不仅读课内,也读课外;不仅读书本,也读光盘。“写”,不仅写叙、议、说三大常用文体,也写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文学文体。“创”,不仅课内读、说、思、写要创,而且课外读、说、思、写也要创。还必须进一步认识“读写创”的真正源头和养分在社会、在生活,因此,这个实验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存在,学习语文的运用,创造语文的新路,进而成为一个立足于社会能创造的人。

读写创一体的观念,是“读写创”教改实验的基本观念。听说读写,是被认同的四方面的语文能力,它们是一个整体,缺一都是不完整的,要获取完整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口脑手耳并用。能读会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读写是吸纳和传达信息的主要形式。“读写创”教改实验与一般的读写要求不相同,她强调既要使学生获取基本的语文能力,也要使学生达到创造性地读写的层次,即创造性地吸纳信息和创造性地传达信息;“创造”就体现在读写之中,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转化,创造是读写的方法,也是读写的目的。

以育人为根本,实行民主教学,在大语文教学背景下,突出读写创一体的新体系,就是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的观念价值。

三、认识“读写创”教改实验的方法价值

一项教改实验,要解决观念变革的问题,也要解决方法变革的问题。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也是如此,对教法学法势必提出新的要求,才可能达到实验目的。

“读写创”课题,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读、自写、自创。学生不用教,自能阅读,学生不用教,自能写作,这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但长期以来,我们为达到这高境界所做的事太少,或者是做了一些事,但效益太低,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实际上并不相信学生,并不相信可能存在这种高境界。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常是一种沉睡状态,学习缺少自主性,方法太多依赖性。“读写创”教改实验要改变这一点,要还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要培养学生能够终生学习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概括为自读、自写、自创。自读是在导读的基础上实现的。自读的具体过程:整体把握—局部理解—分析鉴赏—发现创造。其中先整体、后局部的阅读理解过程,有别于先局部后整体,这是由实验的目的——培养视野开阔、把握全局、有语文创新能力及创造力的人——所决定的。自写是在导写的基础上实现的。自写,可以是在课堂上按要求独立写作,也可以是在课外自觉地写下点儿什么。但两者都强调对于生活的理解、积累,也强调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独特感受到的人生。自创是在自读自写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自读、自写、自创,就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情感性、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创造性。情感性,是掌握学法的内在动机;整体性,是运用学法的内在视野;系统性,是所建立的知识、能力结构的内在联系;科学性,是所采用的学法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是所运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新颖、独特、有价值。这些方面的特性一旦形成于学生的语文自学过程,就必然带来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创新。自读、自写、自创也因人而异的话,“读写创”实验便是开创了语文的个性学习的时代,学生普遍能自主学习并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就不再是一个神话。

四、认识“读写创”教改实验的效益价值

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出效益。原有的封闭式的语文教学把获取死的语文知识、统一的思维、八股式的文章、应试的方法看成是效益,按标准答案正确率的高低作为断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指标,而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指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视而不见。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对语文教学效益的衡量指标是语文能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从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两年来的情况看,课堂效益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确立起来。

“读写创”教改实验的课堂普遍有这样的特点:学生不再是“沉默的羔羊”,活跃的课堂也不再只是形式上的热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问题的审辨、对社会的介入都是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态度和方式热烈地表现出来,那种极其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往往使上课的教师始料不及。汕头市第二中学朱丹虹老师用一课时完成对初中第四册《发问的精神》一课的“读写创”教学,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觉迁移已学的议论文知识和调动学习的经验,独立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和论证方法,然后要求学生从“发问的精神”联系到“讨论的精神”,自由选择课文中适合的论证方法,就“讨论的精神”写一个议论的片断。整个教学过程都把学生放在主动学习者的地位,而学生也因为教师开放式的课堂结构和对自己能力的信任,都主动积极地在“读写创”中实现和表现自我实现的价值。翠英中学的陈琳老师执教初中第四册《俭以养德》一课,由提出改革开放20年了,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还要不要提倡勤俭的美德,再过渡到现时代还要不要学孔融让梨,提倡谦让的美德上来。两个问题,前者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后者是对延伸的扩展,在深化—延伸—扩展当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社会的判断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有的学生认为,即便是处在一个商品丰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也还是要提倡勤俭和谦让的美德;而有的学生却语惊四座,直截了当地表示在你争我夺、岗位不足的市场经济社会,不能有谦让的美德。没有压抑思维,即便是思想有时会走偏差,但却培养了极其宝贵的求异思维和实话实说的精神。

2.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

大语文教育观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打开与社会人生衔接的通道,使语文成为活的语文,成为社会的语文、人生的语文,这样才可能改变应试的语文,学生才可能感受到语文能力对于人生的价值。汕头市第九中学的周秀玲老师讲授初中第四册《怀疑与学问》一课,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认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科学思想之后,要学生就一幅挂钟漫画的内容发表评论,给出的问题是:有人说“人生犹如时钟一般,他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准”,你认为贴切吗?如果你觉得不够贴切,那么,你认为最好把人生比做什么?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看法。课堂旋即活跃起来,学生们的思维千差万别,有认为比喻贴切的,更有怀疑这种比喻,认为“人生犹如太阳”“人生应如白杨树”“人生有如百米短跑”“人生犹如一艘大海上行驶的船”“人生应像飞蛾扑火”“人生像一首歌”,学生们认为更贴切的比喻,其实其中蕴含了学生主体的生活体验或生活认识。又如郭瑞芹同学在课堂上的发言:“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都走得准,即便是钟,它也会有误差。就像物理中说过,误差只能减少,不能消除。人生不可能没有行差走错的时候,谁能举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呢?古语亦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连圣贤也会犯错。假如自己力求完美,那就会有一种畏惧的心理,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这样,就会停滞。只有在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经过一次次挫折、失败,到达成功的彼岸,才会是一个完美的人生。因此,我认为,人生应如帆板运动,有平静也有风浪,有失败也有成功,有鲜花也有眼泪,这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诸如这样比较深刻地对人生的感情,是与语文教师课堂上启发质疑的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既诱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又在社会人生的层面上激活了语文的学用价值。

3.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读写创”教改实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如何使语文教学发挥发展思维、培养创造性的学科功能。在教学实验中,全体实验教师彻底改变了以前重分数结果、重结论,而轻过程的思想,对语文教学过程如何激发学生思维、增强思维强度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了比较充分的考虑和设计,突出了语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思维过程的特征。汕头市第九中学周秀玲老师在执教《怀疑与学问》一课时,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了三个问题:(1)通过语文例子使我们知道要以什么精神做学问?(2)我们应怎样看待书本和学问呢?(3)若只停留在前人的旧说上,将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思维过程,学生通过不断地动脑筋和彼此讨论,得到了答案,但教师并不因此止步,而是再往迁移、创造的方向引导,让学生由课内而课外,完成了对课外一幅漫画的质疑和评论,得出了属于自己的但还有待人生验证的看法,因为还有待验证,学习也就还在过程中。南澳中学洪俊河老师执教《七根火柴》一课,引导学生把文中描写无名战士交给战友七根火柴的画面印入自己的大脑屏幕,又请两组四位学生将文中转印入大脑的画面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出来,完成了两次思维、两次创造的学习过程。只有把语文教学看作一个不断思维、求知、创造的过程,才可能保证以育人为根本,使“读写创”一体的教改实验取得预期的效果。

4.使语文教学实现“少时高效,轻负高质”的目标。

“少慢差费”是人们对语文教学效率效益低的批评,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边批评着“少慢差费”,一边又制造着“少慢差费”。如何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读写创”教改实验必然要探索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实验课提出速度、密度、强度、高度的“四度”指标。“速度”对阅读、思维、写作而言,“密度”对课堂结构和信息容量而言,“强度”对思维的张力、创造的能力而言,“高度”对单位时间的效率效益而言。现在这四项指标已经成为实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觉注意到的“硬项”,实验教学也在“少时高效,轻负高质”方面有所见效。汕头市海棠中学吴丹洁老师在执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长文时,只用了一个课时,她只突出地让学生了解课文说明十幅浮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然后就自己最欣赏的一幅画面仔细研读,由学生自己说出这一幅浮雕又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最后出示另一幅浮雕摄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要求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说明顺序来写一篇短小说明文。汕头市林百欣中学廖斌鸿老师执教《记一辆纺车》的长文,也只用了一个课时,她重点让学生研读第9自然段“纺线竞赛”的场面,让学生自己评点其内容和写法,按着又抽去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让学生体会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对文中场面描写所起到的作用,然后把课文做为例子,要求学生用上述写法描写“班际接力跑比赛”的场面。这两个课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实验教师对教材的大胆取舍,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处理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而不是面面俱到,生怕疏漏。她们大胆取舍教材,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精心安排。这是建立在对教材体系比较熟悉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两个课例,就可见“四度”的指标在实验课中的落实。

教改类论文 篇六

一、悦读、好学、勤写,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最近在看什么书?”在我们备课组。这是最常用的问候语。我们知道,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广泛的阅读是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教改脉搏的唯一方法,而知识渊博更是老师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不论是专业刊物或是文学艺术,我们备课成员都广泛阅读、理念不断更新换代。理念付诸于实践,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教学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也使得备课组成员的写作得心应手,在校论文年会、市论文汇编以至中语会论文研讨会中,均有佳作入选、获奖。例如黄蓉蓉老师在中语会、市论文汇编、校征文年会中,共有四篇论文分获一、二等奖,吕丽芳老师、黄新惠老师也有论文获二、三等奖,仅以去年的论文年会为例,四篇二等奖中就有两篇属于本备课组。善于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并能较快的适应现代化教学也是我们备课组成员的特点。02年的校创新教学比赛,我们备课组五个成员有四个成员参加了比赛,每个成员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且每个人都能做到熟练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据我了解,我们备课组也是语文组中使用多媒体频率最高的备课组。因此,悦读、勤写、好学,使得我们备课组成员素质普遍较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二、合作、竞争、交流,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不做重复性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这在我们备课组早就达成共识。在合作问题上,我们形成体制:①课堂教学资料共享。例如黄蓉蓉老师教《三峡》、杨春华老师的《乡愁》课件、黄新惠;老师收集的《苏州园林》、张雅涓老师的广告资料等等,备课组成员只要对资料拥有者说明上课时间,对方就必会随时奉献。②单元练习包干制。学期伊始,备课组会议订好每个单元考卷、练习的出题者。定好时,人、量。每个成员届时都会认真完成。③大考复习主题制。大考复习以知识块状进行,每一块状为一主题,而没一主题也定好时、人、量。一年下来,备课组成员均感到:“合作,使我如此快乐。”合作,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作,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学生,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事实上,本备课组成员均为争强好胜之“徒”,例如校创新教学大赛,语文组有7个老师参加比赛,本备课组就有四位老师参加。激烈的竞争使得每一个备课组成员都快马加鞭、丝毫不敢懈怠。

“嗨,你有什么绝招?”“我最近天天让他们享用美文盛筵。”此类毫无保密意识的对话在我们备课组也经常听得到。因为经常交流,所以我们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只要哪个老师有了新招,备课组成员都会争做实验,回过头来,再来交流心得。

三、参与教研、热心教改,争立时代前沿。

高校教改论文 篇七

(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和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这里包括两种僵化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有的教师授课,还在搞满堂灌,唱独角戏,不能开展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没有交流,没有讨论,没有互动,没有合作,感受不到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当成了简单的传声筒和教师话语的接收器。第二种模式是,片面地过量地依赖和滥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认为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不是教改。不管什么课程,都要使用电子课件。为此,教师都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成了绘画绣花、课本搬家,画蛇添足,或只是起到了代替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去解决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难以把该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好。有的老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课件代替了必要的讲解和内容推演的过程。学生想做个笔记都不跟趟;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讲课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漏洞百出,甚至成为累赘。更有甚者,有些学校评选精品课,不是看实际教学效果,而是看你有没有电子课件。例如有的老教师教了三十多年的历史课,教学上很受学生欢迎,桃李满天下,却因为没有电子课件失去了被评为名师的资格。可见,这样的学校在教学评价体系方面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误导。事实上,在许多学校,虽然制作了许多精良的课件,但并没有也没有条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只不过把课件当做教师的一种表面的要求或作为评教条件的一种摆设而已,而实际上却根本没有应用在教学上。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像以上这两种简单的教学方法都是违背教学宗旨的,起不到多少真正的教学作用。过后,没让学生学到多少有价值的知识。满堂灌式的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就像看了一场枯燥的独角戏,而滥用教学多媒体课件仿佛就像学生看了一场图片的流动展览。

(二)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片面性和单一化

对学生学习成效的的考察,高等院校历史课的考试内容,多以学生死记硬背、不加思考的记忆性知识为主,缺乏对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在试题设计上,一般只有填空、解词、简答、论述、判断等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分析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考查。考试题目的设计日益趋向于简单化、公式化、程序化;评价模式仍以考试为主,不管是专业课测评,还是公共课测评,都是笔试。在确定学生的总评成绩时,往往是只以一次或两次闭卷考试的分数来做定论,看不到学生的潜在能力。这种考评体系不仅弹性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而且学生还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得不到激励而使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抑制。要想得高分,只能按老师讲课的内容或要点去做复习范围和答案。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阻碍了创造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高分”学生,越来越傻,往往是知识面仅限于教材范围的缺乏独到见解的低能者。

教学评价体系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问题。什么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就会引导学生怎样地去学习,单一化的考评体系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潜力的发挥,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高等学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陈旧一套的教学评价体系就必须做到稳健而深化地改革。

二、高校历史课教学教改的对策

(一)正确理解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与宗旨,为社会培养有历史知识和正确历史观的人才

没有改革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历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作为一种教育的动力应始终是教学管理着和教师的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教师,要改进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现有的状况,思考出那些哪怕是比原先只前进一步或两步的想法。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校应加大历史课的教学改革力度。教师要克服以往过于强调知识深度、广度的偏差,彻底从应试教育转变为能力培养上来。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现实需要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训练

高校历史课教学中要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把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等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改革历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师课程内容体系,强化道德与素质教育,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以适应高校历史课教学目标的需要。高校历史课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高标准、高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强化分析历史鉴别历史和应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应使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现代教学技能,为其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的培养

学生对学习历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学生本来就对这门课不喜欢,感觉没意思;二是头脑中对学习历史课的作用认识不清楚,认为所学的东西应用不到现实生活中去;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不能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历史课兴趣,一是教学形式、方法要灵活,要设计好和应用好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和方;二是要加强学习目的与作用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使之内化为学习兴趣;三是要做好课程内容设计,讲课内容要少而精。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力。例如,在美国的某个大学的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不是仅限于一本教材的内容。教师只起到指导答疑作用,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重点,并要求学生写作出分析文章或研究论文。学生们通过自主的学习各种文献,从中了解到了各种事实和一些个人的各种观点,经过分析、判断、综合,从中得出有自己独见的结论。并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能力,熟悉了学习方法和和提高了研究问题的能力。我们亦应借鉴美国历史教学的经验,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探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胜心理和学习兴趣。

(四)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的各方面的专家和科学家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这跟中国的社会制度有关,也跟中国普遍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有关。教师要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教育的长处,创造性地完善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为此,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做好教学内容设计,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是教学内容规划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强化基础、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来设计。历史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的主要特点,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社会制度优劣加以鉴别,说明历史变革的原因与动力。要学会从历史经验中找出对今天社会制度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东西。要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解读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的演变原因。教学时避免让学生记忆那些于能力提高无补内容。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上动脑筋下功夫,要在坚持思想独立的原则下适当将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引入历史课程,丰富历史课程的活力和吸引力,例如,学习中国当代历史时,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怎样实事求是地评价问题,可以增加一些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发表各自的见解或写成论文。这样做,对学生来说,无疑起到了推动学习,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养成科学的唯物主义态度。

2、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也包括认知、兴趣培养和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和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或多种手段相结合。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各种教学设施。并有因特网还能搜索各种资料和传递信息,就连个人的手机都可以上网了。这无疑给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都创造了方便条件。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上中国近代史这课时,笔者着重介绍世界园林史上的明珠——圆明园。当看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同学们无不为之愤慨。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深浅程度与课堂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认识就越容易深入,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进行具体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网络具有传递信息方便、快捷、普及等特点,如,在黑板上难以布置大量的作业题,可以通过建立QQ学习群来帮助解决,网络不仅在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也可以利用来改进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

3、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建立日常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的提高。历史课的成绩评定应把能力考核放在第一位。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历史的的分析、评价和借鉴能力,其次才是考核学生所掌握的必要的历史知识多少。能力考本应以面试和论文答辩方式为主,满分可占总分数的60%以上。对必要的历史知识的考核可以采取闭卷的方式,闭卷考核成绩应占总分的40%左右。关于历史专业课成绩的考核设计,也可以分成过程考核和最后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和最后的考核,其分数比例也应为6:4左右。过程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疑问的能力,即有无独立思考的能力。结果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包括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解释、分析、评价的能力和应用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的能力。使学生专业成绩的评定不局限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要把课堂上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语言表述、对问题探究的深浅度等发言情况计入平时成绩;把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课堂纪律状况计入平时成绩,最后得出全面、系统的学生成绩总评。这样,既可以克服一次考试带来的偶然性,又可以及时监控学生的日常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学习纪律,激发创新意识。

三、结论